【资料图】
鲁网5月8日讯(记者 范金鑫)5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发布会上,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毕建明介绍,在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等条件保障方面上,管委会坚持以干促批,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创建,为盐碱地国创中心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聚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着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高地。黄三角农高区已建成功能相对完备的盐碱地创新平台集群,包括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复的国家盐碱地生物农业试验示范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盐碱地智能农机装备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平台,落户山东省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生物技术与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黄三角农高区山东省大学科技园、山东中科智能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山东东方健康生物科技研究院、山东中科益虫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东营青岛农业大学盐碱地高效农业技术产业研究院、山东省高校盐碱地智能农机装备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10个省级平台,完善及新建了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盐碱地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生物产业技术中试研发平台、黄三角生物遗传与精准分子育种实验室等10多个科研平台,设施面积16.6万㎡,将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成熟的技术成果,汇聚到平台上进行熟化转化,推动产业化应用。建设了1.5万亩高标准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并在东营市域建设示范基地5万亩,具备了开展田间科研试验项目充足的物理空间。
二是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着力打造盐碱地特色高层次人才高地。匡廷云院士设立院士工作站,种康院士同意设立院士工作站,与曹晓风院士、田志喜研究员签订了合作协议,汇聚各类专家人才团队达到98个、674人。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盐碱地农业研究生培养基地,获批山东省智能农机装备现代产业学院。这些人才团队和机构,奠定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
三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着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依托科研平台、人才团队,近几年先后承担或组织实施“环渤海盐碱地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等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STS计划,以及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省部级科研项目59项,集成突破盐碱地提质增效、生物育种技术、基因精准编辑等十大关键核心技术,搜集国内外粮食、饲草、药用植物、果蔬等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2.1万份,筛选培育出45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其中8个耐盐碱大豆新品系进入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审定1个田菁新品种、1个耐盐水稻新品种,开展各类作物试验示范10万余亩,为盐碱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