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IT时代网 > 快报 > > 内容页

低回婉转近义词_低回婉转的意思

时间:2023-06-17 04:49:00      来源:互联网
分享:

1、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2、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

3、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资料图)

4、武某或即其前任。

5、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6、“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7、  此诗开篇就奇突。

8、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

9、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

10、“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

11、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

12、“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

13、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

14、“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15、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

16、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17、“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18、“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19、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

20、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21、“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

22、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23、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24、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

25、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

26、“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

27、“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

28、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

29、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

30、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

31、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

32、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

33、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34、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

3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

36、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

37、“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38、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

39、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

40、“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

41、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

42、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43、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

44、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45、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46、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47、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48、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

49、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

50、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

51、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

52、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53、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54、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

55、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

56、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

57、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58、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59、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

60、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6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

62、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

63、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

64、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蒙眬婉曲之美。

65、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

66、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

67、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

68、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考索,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以证明确有寄托或确依何事之前,主要应该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把它们作为一般爱情诗对待,这并不妨碍认识它们的艺术价值。

69、下面这首《无题》,大家就是把它视为抒写爱情的名作去欣赏的: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7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1、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72、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3、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74、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75、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76、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77、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78、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79、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80、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81、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82、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83、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84、”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85、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86、“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87、“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88、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89、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90、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91、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92、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

93、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94、“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95、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

96、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97、”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

98、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99、《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

100、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

101、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

102、“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103、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104、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105、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

106、“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

107、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

108、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109、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

110、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

111、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

112、“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

113、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

114、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115、“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

116、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117、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

118、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

119、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

120、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

121、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122、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123、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124、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125、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126、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

127、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

128、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

129、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130、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131、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

132、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133、武某或即其前任。

134、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135、“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136、 此诗开篇就奇突。

137、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

138、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

139、“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

140、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

141、“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

142、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

143、“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144、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

145、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146、“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147、“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148、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

149、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150、“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

151、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152、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153、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

154、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

155、“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

156、“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

157、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

158、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

159、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

160、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

161、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

162、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163、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

16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

165、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

166、“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167、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

168、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

169、“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

170、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

171、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172、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

173、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174、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175、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176、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177、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

178、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

179、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

180、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

181、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182、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183、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

184、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

185、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

186、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87、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188、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

189、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190、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是写的北国突降大雪白雪皑皑的景象,将雪白的白雪比作梨花,就好像是突然的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漫山遍野的梨花都全部竟相的开放。

191、带给我们强列的视觉冲击,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是写的北国突降大雪白雪皑皑的景象,将雪白的白雪比作梨花,就好像是突然的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漫山遍野的梨花都全部竟相的开放。

192、带给我们强列的视觉冲击意思是:胡天雪后的景象(不一定是冬季,因为胡天八月即飞雪),就好像一夜春风吹过,雪景就像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放那样一片雪白。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